我們必須先了解「失能」會造成哪些花費,再去選擇可轉嫁這些花費的保險。
◎ 失能後花費 1.治療期間 發生事故後,在醫療過程中會有醫藥費的產生,以及不能上班的薪資損失。
2. 休養復健 這邊指的是後續復健或長期休養的期間,會有看護、營養品、尿布等持續性支出,此外,在家亦有可能裝設輔具協助復健,這些都是不小的花費。
3.學習新技能 即使復健後,日常生活已無障礙,但若失能無法從事原本工作,此時就必須學習新技能,而這段時間仍需要生活開銷費用。
※
長期照護到底會花多少錢啊? ◎ 建議的險種 1.實支醫療險 實支醫療險,可以轉嫁在住院期間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。若擔心薪資損失,可挑選有「日額選擇權」的實支,或是採雙實支,用來補貼部分的薪資損失。
※
日額選擇權指的是? 2.失能險/意外險 因意外或疾病造成的失能,都可用失能險理賠,而意外險只限意外造成的失能才得以理賠。不論是失能險或是意外險,都是屬於一次性給付的險種,只要符合失能等級表所列的狀況,即可依「等級比例」,給付一筆保險金,可用做後續的復健、生活費。
※
要怎麼估算保額? 3.失能扶助金 失能扶助金,指的是符合失能等級後(如一到六級失能),在固定的時間點,持續給付數期保險金,給付金額大概是每月數萬元不等,可用來支應每月的基本開支。
※
失能扶助金跟長照險差在哪? 失能花費,大多都是長期且持續性的支出,除了需審慎估算日常花費和年限外,需注意失能險、意外險採比例理賠,因此建議需拉高保額,避免事故發生,保障不足以支付所需費用。
※ 延伸閱讀★ 生病理賠好複雜,圖解一次搞清楚 ★ 透過風險及給付類型,認識保險一點都不難 ★ 一定要知道的意外險不賠三重點 ★ 失智症是老化還是失能呢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