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件保單已經繳6年,求專業建議
最近檢視後發現保單CP值不高
想針對意外險、癌症險、壽險、重大傷病險,重新規劃一份定期險保單
請問會建議解約嗎?
或是有其他方案呢?
謝謝!
職業:未來職軍
體況:正常,無菸酒檳榔
這份保單有近一半的保費繳到終身醫療保險附約中,相同的保費可以做更好的定期險規劃。
體況正常的情況下,也了解解約的損失後,建議調整保單,
網站上有罐頭保單可以參考,
未來是軍人的話,意外險的費率也會比一般人高,依照您從軍的單位有所不同,特殊的單位(傘兵、化學兵...等等)無法承保一般的意外險,這點需要注意。
很高興您來到E聊站諮詢,如有需要可以聯絡。
祝福2022有美好的一年。
Ting Mar 寫:附件保單已經繳6年,求專業建議
最近檢視後發現保單CP值不高
想針對意外險、癌症險、壽險、重大傷病險,重新規劃一份定期險保單
請問會建議解約嗎?
或是有其他方案呢?
謝謝!職業:未來職軍
體況:正常,無菸酒檳榔
您好:
看了保單內容來看,兩張終身醫療相關險種佔掉一半以上的保費預算
而這兩張終身醫療險種本身的保障效益不高
若要能有效增加保單內容,在沒有體況顧慮的情況下,
從高保費而保障效益不高的險種做調整,應該是適合的選擇,
但也要知道過去繳了六年的保費,大多也就不會再回來了。
接著,雖然現有保單內容來看主要大缺口是在於"重疾(癌症)一筆給付"保障,
不過在醫療保障的部分,個人認為有門診手術的缺口需要補強,
現有保單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在於"住院時期"的保障相當高,
特別是住院醫療雜費額度,以現在市場上的商品來看仍屬於數一數二有優勢在,
可惜從條款上的約定來看,門診手術這塊保障也是目前缺少的保障之一,
因此,除了本身提到的傷害險(意外險)、癌症險、重大傷病險的補強外,
建議一同將門診手術這塊保障補強,最好挑選門診手術限額高的醫療險種當作補強。
未來會成為職業軍人,但軍中不同的工作內容對職業類別影響蠻大,
若是屬於高職業類別或是拒保類的工作,
那可能對於險種的費率或是可承保的額度就會有限制,
最後,我與E聊站上列出的諮詢顧問不屬於同一單位,
倘若有任何保險問題或是其他不清楚的地方,
可以來信或是加入line@、FB粉絲頁-保險零八零、部落格-保險零八零等方式與我聯絡,
若收到您的來信、訊息後,將會儘快回覆給您,謝謝。
您好,這份保單應該是您16歲時,家人協助下所投保的保險,且由費率推算,當時的您應該已經是軍校學生。而保單內容,以當時情形來看,並無嚴重惡意灌水之情形,所以並不需要整張解約,可以用調整的方式即可。
我扼要簡述如下:
1.原有的規劃中已有實支實付,且這張實支實付在當時算是數一數二可以用較低保費買到「高住院雜費額度」的保單,隨然在條款中對於「門診手術」、「門診手術雜費」並無給付。甚至是不在手術表上的手術,能夠與保險公司的協議範圍有限,我個人認為都不影響它留下來的價值,畢竟費率上真的是很有優勢。
2.重大傷病險如您所述可以試著補強這部分,雖然各家保險公司在該險種上損失率都不太好,因而都有費率上的調升,但因為您的年紀的關係,仍是能找到低保費、高保障的選擇。
3.癌症險的部分,原規劃中已有,雖屬療程型的癌症險,但其一筆給付部分還是有的,如果調整時有補強到重大傷病險,原有癌症險部分我認為不一定需要更動。
4.意外險的部分,建議可以到您確認未來的兵種時再做調整的定奪。(因為有些兵種保險公司在評估危險時,可能會拒絕承保)
5.壽險與自身肩負的經濟責任有較大關係,建議討論後再行決定。
網路的公開平台較無法做深度的解說,歡迎您透過站內私訊或以下簽名檔所留下的聯絡方式,與我預約一場Google Meet 的視訊會議 ,利用分享畫面的方式,藉由電繪板即時呈現面對面般的會談效果,零接觸但無距離。
您好版主
📌原保單內容:終身醫療、終身癌症、實支實付、意外險
📌保障缺口:重大傷病險、癌症一次金
🔔已繳費6年期,確實是一個很難取捨的年期,不過也可以趁年輕身體健康的時候做保障轉換;「新保單成立完成,再回頭調整舊保單,避免保單空窗期」
🔺意外險其內容意外失能扶助金為不足,非保證續保;建議可轉換成「保證續保」且含有失能扶助金
🔺實支實付的內容只給付「住院」手術及雜費,缺少「門診」保障;現在醫療越來越進步,更多手術在門診即可治療,需要加強門診保障
🔺癌症部分,目前建議規劃重大傷病及癌症一次金,在風險來臨時,一次金是來應該高貴藥材、新型療法等等的高額支出,不但可以穩住情緒,更能選擇醫療品質
🔺各家保險公司都有各自優勢商品,抓對方向不但保障提高,更能省下許多保費
在您年輕22歲時,醫療全險保費約2.5萬左右可做完善的保障。建議您找專業又客觀的業務員協助您保單優化‼️
聯絡方式 Line ID:betty1314tw
Mail:xinyinglin1223@gmail.com
有無體況,這會是調整的優先考量,會影響調整的幅度
22歲的年輕人,規劃周全的六大保障(壽險、醫療、意外、癌症、重大、失能) 一年可控制在2.4萬左右
多出的預算(差額理財),應該要來定期定額,為自己累積資金
當自己有錢時,未來能選擇的選項就多(自己轉嫁風險、當退休金….),而非錢都繳到保險公司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